Search

或許因為常常在聊美國文化,以及來美之後的體驗和經歷,很多人其實都忘記,我在台灣讀到小學畢業。
  • Share this:

或許因為常常在聊美國文化,以及來美之後的體驗和經歷,很多人其實都忘記,我在台灣讀到小學畢業。

回首我的小學時期,大部分的學生分為兩派:肯上進、受師長喜愛、功課好、家世良好、人緣佳的好學生,以及皮皮的、愛搗蛋、功課不好、家境背景比較艱辛、同學一接近就會被貼上「小心被帶壞」的標籤、讓師長頭疼的壞學生。但這樣二分法的標籤度對孩子好嗎?會不會其實好壞學生的背後,其實並沒甚麼不同呢?

好奇你對於好學生或壞學生的定義是甚麼?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吧!

#這篇文章也同時被三立新聞和媽媽經網站轉載 #台灣教育 #小學故事 #有小學同學在追我文章的歡迎來相認 #好學生壞學生 #DrP聊教育

https://drptraveling.blogspot.com/2020/11/vs.html


Tags:

About author
美國出生,台灣長大。從台灣小學畢業就背著行囊到美國當起小留學生,開始像候鳥一樣的飄泊飛行。大學畢業於UCLA分子生物系,研究所畢業於NYU牙醫系,曾工作生活於紐約和舊金山,目前在洛杉機執業的小牙醫師。除此之外,也是不孕症的鬥士、樹寶媽、C太太、和上帝的女兒。
洛杉磯小牙醫師、天下雜誌換日線專欄作家、不孕症鬥士、樹寶媽、C太太、上帝的女兒。 美國出生,台灣長大。小學畢業到美國當小留學生。大學畢業於UCLA分子生物系,研究所畢業於NYU牙醫系,目前著有三本書。
View all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