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許因為常常在聊美國文化,以及來美之後的體驗和經歷,很多人其實都忘記,我在台灣讀到小學畢業。
回首我的小學時期,大部分的學生分為兩派:肯上進、受師長喜愛、功課好、家世良好、人緣佳的好學生,以及皮皮的、愛搗蛋、功課不好、家境背景比較艱辛、同學一接近就會被貼上「小心被帶壞」的標籤、讓師長頭疼的壞學生。但這樣二分法的標籤度對孩子好嗎?會不會其實好壞學生的背後,其實並沒甚麼不同呢?
好奇你對於好學生或壞學生的定義是甚麼?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吧!
#這篇文章也同時被三立新聞和媽媽經網站轉載 #台灣教育 #小學故事 #有小學同學在追我文章的歡迎來相認 #好學生壞學生 #DrP聊教育
https://drptraveling.blogspot.com/2020/11/vs.html